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jlxajc.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jlxajc.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jlxajc.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jlxajc.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朱文杰:陕建集团总公司办公楼_新闻_九游个人用户中心登录_用户中心官网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15039059355

九游会官网个人中心登录

公司地址:河南省荥阳市310国道与金华路西北角

联系电话:0371-61118573

公司邮箱:841221850@qq.com

网站:http://www.jlxajc.com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

朱文杰:陕建集团总公司办公楼

作者:九游会官网个人中心登录 发布时间:2025-01-11 09:45:21 点击:70231

  北门里的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办公楼。原为西北行政委员会建筑工程局办公楼,后又成为建工部五局办公大楼。是20世纪60年代西安“十大建筑”的一个闪光点。由于此楼为西北设计院设计,西北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主人本身就是干建筑的,所以他们的办公楼一定是独树一帜,引领潮流。

  在夕阳的辉映下,位于古城墙安远门(北城门)城楼东南方向90米的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办公楼显得格外熠熠生辉。飞檐异角,斗拱圆柱,筒瓦吻脊,旋子彩画……这些有着非常明显仿古结构的歇山大屋顶民族建筑形式,构成整个L形大楼的绝妙景色,占地面积2181.74平方米,建筑面积7076.21平方米。规模宏大,巍然屹立。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办公楼位于西安市北大街199号,主楼坐东面西向北大街,和北门遗存的箭楼遥相呼应,被建筑大师张锦秋称为:“一个阶段的代表作”。陕建集团办公楼始建于1953年7月,1954年10月完工。

  该办公楼正立面采用通高的方型砖柱和圆柱通廊,枣红色的木制阁门阁窗,青砖墙体,建筑造型采用水平四段作法(中段为主体,两旁为两个侧翼和一个连接部分),古朴典雅、比例恰当、端庄大气。屋脊上的五角星、齿轮、麦穗图案,巧妙的统一触入角檐垂脊上的姿态各异的走兽,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设计主导思想,也反映了强烈的纪念性和胜利者英雄豪情,具有20世纪50年代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该办公楼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工艺精良,技术娴熟,特别是青砖墙体,缝格上下、深浅、宽窄一致;大角、阴阳角垂直方正、坚挺,反映了建设者超高的建筑功底,颇受好评,至今仍不失建筑施工的样板工程。该建筑被选入《弗莱彻建筑史》,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办公楼的设计者是我国第一批留法建筑师洪青先生。洪青(1913~1979),又名政新,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回国后,曾任苏州宠记建筑事务所、上海建筑公司建筑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系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西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第二至四届理事;被誉为是在西北地区留下最好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的杰出建筑师。

  洪青是解放后西安早期建筑师的代表人物,在西安十余年的建筑生涯里创作了许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享有极高声誉的作品。1951年洪青响应组织的号召来到了西安进行创业,加入了当时的西北建筑公司(后并入了西北设计公司)。在西安初期,洪青设计了人民大厦、南院门西安市委礼堂,接着又设计了陕西省建工局大楼、人民剧院。同一时期洪先生还参与了钟楼、鼓楼、大小雁塔的修复工程,他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修旧如旧”地古建修复原则。由于国庆十周年的到来,洪青的建筑设计生涯也步入了高峰,创作出了一系列风格类型多样的建筑作品,很典型的有:钟楼邮政大楼、陕西宾馆、华清宫九龙池规划等。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形式创新、中西合璧,很多作品慢慢的变成了了西安标志性的建筑。

  1960年至1979年洪青先生逝世前这一段时期,因为身体的原因以及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冲击,他步入了建筑生涯的尾声,问世建筑作品不多,可考证的是参与了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方案设计。

  洪青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境殷实,他的父亲是我国最早期的铁路桥梁专家,毕业于唐山路矿学堂,与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同窗兼好友。

  从洪先生儿子洪涛的回忆文章了解到,在“”中洪青先生作为设计院的头号“反动学术权威”被打倒,身心遭到了严重的摧残。经历过二次抄家。抄家时,洪先生的一部分草图和文字手稿被当作罪证被造反派拿走,这些草图也成了他遭受批斗时的陪斗罪证。后来再也没了踪影。第一次搬家在当时被称作“扫地出门”,大量的书刊资料作为废纸变卖或丢弃,这其中又包括相当一部分洪青先生的设计草图和文字手稿。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张锦秋在1988年3月该办公楼专题学术论证会上指出,大屋顶建筑“反映在西安就是两个代表作,一个是市委礼堂,一个是这个大楼。它是一个阶段的代表作,这是历史。怎么样对待这栋楼,实际是对历史如何保护的问题”。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及其前身,无论机构设置、名称如何变化,一直格外的重视这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并采用了多种保护的方法,使这一木结构大屋顶建筑得以完整保留。

  在经历的68年风雨中,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先后对其进行了3次保护性修缮,整体的结构未作任何改动,使得该楼的建筑风格和施工工艺一直成为建筑学者观摩的对象。

  曾任陕西建工集团总经理李里丁先生,对我说:对建工集团总公司大楼整体维护修缮。是他任总经理时主持做的,召开西安现代建筑保护研讨会也是他任陕西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时主持做的事情。

  我对陕建集团办公楼进行保护性修缮和改造,感兴趣的有三项,首先更换了后加的不符合建筑风格的门窗。现代建筑式样的铝合金门窗和直楞铁窗栅,影响整体建筑风格,因而对这些门窗都进行了更换。

  二是更换了长期经日晒雨淋,几个木质大门严重变形,下码头及裙板已腐朽大门。在不改变大门风格的前提下,换成铜制大门,既保持了原有风格,也不惧雨雪侵蚀,更是美观大方。

  三是把大门入口处原为两个门柱与栏杆相接,仿制改造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汉阙。按照传统建筑有一定的寓意,“阙者,空也,缺也”,提醒人们进入单位都应对自己的过错、缺失进行反思。

  另外,李里丁告诉我,20世纪90年代时在大楼前安置了两个对称高大雄壮的石狮子。这对石狮子是陕建集团总公司对口扶贫的一个县,捐赠的陕北石狮子。

  而2016年在石狮后边安置两座华表,虽然并不高大,但给人如身临北京广场耸立华表的那种仪式感;

  我与李里丁早就认识,因为我父亲朱洪泰和李里丁父亲李崇智,是武功杨陵西北水科所的同事,他父亲是工程师,我父亲是水科所模型厂的厂长。1959年我在西安上小学时在西北水科所度过一个暑假,和水科所的一群孩子们嬉戏玩耍了一个夏天,这群孩子中有李里丁的哥哥李里特。

  2007年12月6日,我进北京采访过当时任中国农大副校长的李里特,还把他写进我的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之中。为写这篇文章我还采访了李里丁,里丁也是老三届知青,杨陵中学初六六届毕业生,插队武功贞元公社,他哥哥李里特是杨陵中学高六六级学生,插队渭南县固市公社尹王村。他家兄弟四人,全部是知青,能够说是知青之家。可惜李里特于2013年不幸逝世。

  我和李里丁从2007年开始相织相交。而且李里丁杨陵中学同学任过《陕西科技报》副社长的张渭笑,杨陵中学同级学友文物专家、铜川耀州窑博物馆馆长薛东星,也是我在铜川市歌舞团乐队的队友。我在写《记忆老西安》第三卷《南院门亮宝楼》一文时还采访过李里丁,他当时已退休,被聘为省政府参事,正好负责重修亮宝楼工程。工程由他曾任过总经理的省建工集团通过招标而承包施工。通过李里丁我了解到亮宝楼如何修旧如旧,而获得新生的过程。

  李里丁,1950年出生,高级工程师,曾任陕西建工集团总经理,陕西省政府参事,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建筑业协会文化分会会长,西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陕建工集团历史辉煌,而今朝更非凡。他们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就不断取得突破。自2003年以来,先后有15项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0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另有130项工程获陕西省“长安杯”,4项工程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建成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9项,省级科技示范工程181项;获得国家级工法9项,省级工法73项,国家专利6项;创建省级文明工地581个。其中经典工程有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馆、西北大学图文信息中心、(境外)——博茨瓦纳大学综合楼等。

  陕建工集团连续几十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最高列全国省级建工集团第2位,仅次于上海。如今陕建工集团已上市,准备冲击世界500强。

  特别是这座命名为“华山国际酒店”陕西建工集团综合楼,就建在这西安“十大建筑”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办公楼紧南边。华山国际工程公司是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的涉外名称,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一家子。楼一盖好就惊艳四方,尤其是楼上层的重檐攒尖顶的安远阁,以及铜质鎏金如市中心钟楼顶上的宝顶,借用传统建筑元素,楼下半部融入现代建筑,又给人一种现代建筑的新颖,活力和美感,格外引人注目。

  读了李里丁撰写《陕建集团总公司综合楼规划、设计、管理和施工特点初析》一文让我进一步了解到,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综合楼(华山国际酒店)工程于2009年8月20日破土动工,仅用了十四个月时间,于2010年10月23日竣工并实现开门营业。为陕建集团总公司成立六十周年献了一份大礼。

  因为建工集团总公司老办公楼南面是1955年建成的建设标准较低的旧家属楼和招待所,已不相适应西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要求和标准,加之临街的这些门面房紧靠红线米,扩展增加北大街城市交通人流及绿化空间。所以在北邻的陕西建工集团老办公楼与南接和平电影院之间建设一座建工集团总公司综合楼即华山国际酒店。成为进入新世纪,提升美化西安这座丝绸之路起点、世界著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地位的重要措施。

  加之建工集团总公司这些年的快速的提升,连续九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已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的坚强支撑。真正是东风浩荡,万事俱备,时不我待。

  于是。华山国际酒店的设计舍弃了高容积率的效益,降低了建筑密度,在有限的空间里留下了一个近千平米的花园,增添了城市的绿色和生态文明。沿北大街的部分后退20米,又让出了一个1240平米的城市广场,在拥挤的闹市 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活动的空间。

  对综合楼(华山国际酒店)设计做了最后的定位:以综合楼沿北大街、西七路设五层围合裙楼,东部设九层塔楼,均以现代风格为主,优美、典雅中隐含着传统的气息;裙楼转角处在大街十字的显耀位置,设清式八角重檐攒尖顶,稳重、大气、华丽,是整个建筑造型的点题之处,八角阁也称安远阁,为清式建筑风格,外形似曾相识,但又别具一格。

  其中亮点最重要的是新建的华山国际,北与建工集团总公司办公楼,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南与和平电影院这座被誉为50、60年代西安“十大建筑”,并列入西安近代文物保护单位携手连接,形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一道今古融和,雍容华贵,魅力独绽,让人心驰神往的,堪称优秀经典的建筑群。“华山国际”很快就获得2011年度国家级最高大奖鲁班奖。

  如今,我们沿北大街一路南行,途经明代西安城墙北门的安远门、建工集团总公司办公楼、和平电影院、报话大楼、人民剧院,南接钟楼邮电大楼。西安“十大建筑”独占半壁江山呀!如此说来,北大街在西安城市现代建筑上独领风骚。

  我是2012年2月7日参加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西安城墙》编辑工作会议时,走进华山国际酒店的,我当时任《西安城墙》文化卷主编,当时在华山国际酒店我上上下下跑了一圈,从内到外,观览了一番,可以说此座大楼的精美和华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其实,当年社会上一致认为,大屋顶是没落的封建主义,大柱廊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而像西安的陕西省建筑总公司办公楼这种风格的大屋顶、大廊柱式的大楼,能够不被“”的“破四旧”给毁掉,确实难得。这是一种城市精神和品格的反映,并一直被西安人民认可,最终形成了西安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规划设计理念的统一和传承有序,独异于人,与千篇一律的,缺乏地域民族传统特色,缺乏历史背景和文化内蕴的有些城市建筑,拉开了距离,而这样的能体现城市精神品格内涵的优秀城市建筑,才会“凝固成音乐”,成为能留传后世的史诗性建筑,因而不朽。

  老前辈您好,我个人觉得,华山酒店位于建工总局办公楼及和平电影院之间,并没有很好的同两座历史建筑相协调,甚至还不如对面的锦苑富润酒店做的精致